協會目標

聯合國發布重大氣候變化報告,被譽爲【人類生存的紅色警報】。該報告指出,人類活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不可逆的方式改變地球的氣候。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歷史性報告警告指出:未來十年的嚴重熱浪、乾旱和洪水將增加並突破氣溫上升的關鍵極限。全世界必須立即采取行動,通過顯著减少溫室氣體排放使得不斷上升的溫度保持穩定,來避免這場灾難。

氣候變化下擁大灣區獨特優勢助國家推動雙碳目標兌現國際承諾

日益嚴峻的氣候形勢是全球各國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自從我國確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後,全國各地各行業積極行動。 香港特區政府亦在2021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於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的目標,並於同年十月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等進取的減碳排放策略和措施,力爭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减半。

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雙碳背景下,“3060”目標既是粵港澳大灣區實體經濟綠色轉型的挑戰,也是機遇。當前正值十四五 規劃的開局之年,碳中和目標下引導經濟結構、能源利用和清潔能源發展將是重點任務,碳達峰則是工作布局中的關鍵一環。2020年底,《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指出:降低碳排放強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

致力推動大灣區的綠色碳中和行業轉型

粵港澳大灣區的産業及産品綠色轉型將是粵港澳大灣區內發展的新機遇。當中較低碳排放水平 意味著國家或地區的工業碳排放不會一直增長,存在一個峰值或不斷下降的要求。若在限定工業碳排放或碳排放下降的條件下,工業仍然能够維持持續增長甚至高速增長的態勢,則演變成較高工業增速。汽車産業中,用新能源汽車代替,以我國綠色轉型的成本來說,綠色産品的創新和推廣市場的範圍大,具有成本優勢、需求和技術累積起來的優勢。

充分發揮大灣區的專業技術推動綠色科技發展

碳中和不僅影響能源結構和産業結構,還會影響産業鏈供應鏈的綠色水平。綠色技術與以往不一樣的,代表的是高技術含量和高生産率,是少排放或者零排放。與傳統企業相比,具有潔源優勢的綠色技術更新將充分運用大灣區的專業技術及科研資源,推動綠色生活及綠色城市的科技發展與創新。

積極發展大灣區綠色金融及碳交易市場

達致碳中和是極具挑戰性的目標,香港構建爲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 為實現各項減低碳排放的承諾,在能源結構、基礎設施以至産業鏈模式上均須作出巨大轉變,亦需要在各種能源及綠色科技上作出龐大投資。 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在引領市場資金支持公私營機構投資到綠色和低排放活動,協助全球達致零排放的進程上,發揮積極作用、大力推動香港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的發展。通過支持國家和大灣區內綠色項目投融資及認證,助力國家邁向綠色經濟轉型的戰略目標。

大幅發展綠色建築的低碳科技運用

在大灣區城市群中,香港作為全球30個巨型城市之一,其近7成的碳排放來自發電,而與建築物相關的活動耗電量在全港總耗電量中的占比高達9成。2019年施政報告首次訂定全政府的「綠色能源目標」,在20242025年把政府建築物和基建設施的能源表現提升6%。為達成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香港正積極推進包括綠色建築在內的低碳轉型。

加速提升雙碳背景下的綠色金融及科研人才培訓

根據香港金融發展局20218月的研究報告,可持續發展及數碼經濟下的金融人才需要特別配合ESG培訓及綠色金融概念,以加強創新科技的發展和應用。香港以國際金融中心及科研人才輩出的優勢支援各地團體及行業的科研及减碳工作,以軟硬實力兼備推動大灣區的人才培訓,兌現有關碳中和的國家承諾。

碳中和是順應全球生態治理變革趨勢推動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的主動選擇,是推進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方針,是滿足群衆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必然要求。從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出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與高消耗高排放發展方式相脫離,加快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大灣區碳中和協會以積極進取的主動姿態望以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率先推動各區加速碳中和的有關事務發展,繼以服務全中國、爲國家的氣候變化承諾作出有效貢獻、影響全世界。